
25日,開拓者在主場以139比119戰勝了勇士。這場比賽是新帥斯普利特的首場NBA執教比賽,他取得了執教NBA的“開門紅”。中國球員楊瀚森在末節、比賽勝負已分的情況下,獲得了不長的出場時間。這段時間,由于對手的防守壓力不大,小楊的進攻自由度也有所增加,他完成了一次扣籃,同時還有2次蓋帽。
在此前,前任主帥比盧普斯陷入涉嫌非法賭博的丑聞,他在開拓者的執教也戛然而止。開拓者馬上進行了換帥,此前未有NBA主帥執教經歷的斯普利特,擔任球隊臨時主帥。斯帥上任后,他基本上延續了此前的執教思路:首發陣容先是有中鋒的配備,但大部分時間還是依賴小個陣容去解決問題。
在斯帥的人員輪換中,楊瀚森目前仍然是第二中鋒,他在首節替補出場,但在場上小楊的出場時間與機會都比較有限。這與此前沒有任何不同。但不同是,第二節,由于小個陣容的場上效果出奇地好,因此這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中鋒的輪換時間。楊瀚森在第二節未能得到機會。上半場,小楊出場不到4分鐘,未能得分,只有1籃板。
開拓者在第二節的三分命中率奇高,他們連續命中了9個三分球,這也是他們奠定比賽勝局的階段。第三節時,開拓者雖然進攻命中率有所下降,但依舊保持不錯的水準,他們持續保持場上的比分優勢。
末節,開拓者領先的優勢越來越大。背靠背的勇士體能下降明顯,他們也逐步撤下了庫里、巴特勒等主力陣容。但此時,斯帥還是有些求穩,他還是延續小個陣容,以確保球隊避免意外。眼看分差來到了20分上下時,斯帥先是使用克林根,這樣的人員選擇其實也是人之常情,畢竟克林根在目前球隊的內線地位要明顯高于楊瀚森。
在比賽還剩下不到4分鐘結束時,斯帥終于給了小楊機會。雖然此時部分主場球迷已經離場,但當小楊出場時,仍然有高分貝的歡呼聲。這個階段,雙方都是打替補陣容,整體防守強度不大,進攻端自由度也相對較高。小楊獲得了一次籃下扣籃機會,他也獲得了本場比賽的唯一得分。此后,楊瀚森在兩次成功封蓋對手,體現出內線防守的優勢。
比較可惜的是,小楊在一次進攻時,先是運球推進內線,幾次內線轉身后,未能獲得上籃機會,從而選擇跳投,但沒有命中率。如果這個球打中,相信會成為比賽尾聲階段的一個小高潮。
從目前情況來看,楊瀚森接下來的出場時間并不會很長。一方面是開拓者目前的小個陣容,整體防守性很強,進攻效率也頗高。因此,斯帥很可能會長時間使用小個陣容。如此情況下,留給第二中鋒小楊的時間肯定會被壓縮。另一方面如果比賽不是過早分出勝負,那么在執教生涯初期的斯帥,必定會求穩,他也肯定會更加信任防守、護框更好的克林根。因此,小楊的時間與機會自然不會增加。最后,另外一個內線羅威,已經臨近復出,內線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。
但無論如何,楊瀚森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保持自信并增加場上的攻防主動性,唯有如此,才能獲得更多一些的機會。